驴无敌(备份)
驴无敌 ------十一长假归来,有感于户外非AA活动中的纠纷
发布于2009/10/13
前言:
十一长假,参加了户外网站一个长线活动,因为返程的费用纠纷,一下搅了兴致,也因此搁置了原定的发片和作文计划。这几天风版一如既往的“长假热”,加之和此次活动的部分驴友讨论、争论,深感很多话得说,但一时又理不清头绪。甚至在是否用真实ID发贴、是否交待具体的活动这个问题上也纠结过,因为用马甲更容易把目标定位在“就事论事”上,而用真实的ID、真实的活动,可能会因驴友之前的先入为主及某些不冷静,导致判断、思考、发言的偏颇,这实在非我所愿。但后来,还是有8个字最终让我决定,用了真实的ID。
在此先来个声明吧(这个爱信不信):我从不在活动中挣钱、我未有从此次活动中赚钱的企图或是得到赏赐、我非是为此次活动的领队开脱、没有任何人或组织授意我写下这篇东东。我只力图,从一个驴的角度,从我在短时间内能想到的层面,斗胆谈论一下我眼中的如今的这类户外。
一、户外的非AA活动
相信很多人听说和来到绿野,都是与AA的传说有关,但如果谁愿意付出些时间,从各种渠道、从搜索引擎、从绿野的历史贴,了解一下绿野的历史,一定会修正一些童话。在商业化大潮面前,很难有哪个角落不会被波及的。而在绿野,这种趋势的蔓延乃至呈汹涌之势,似乎是最近一两年的事情,这期间,驴友是从中得到过实惠的,从参加活动的便捷、论坛发贴跟贴获取活动效果的方便、活动范围的扩大、户外资源、户外知识的获取,绿野INFO在这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进。当然,也提供了滋生不良风气的温床,后者,其实就是人人喊打的黑领队及黑钱的行为,这也是风版历来风波不止的主要污染源。
这里,我不想摘录AA的起源及意义(这个在网上很容易搜到),我只想说,AA更多的是户外人的理想,但实际上很难有真正意义的AA活动的。AA,应该是户外活动的全部内容的AA,包括责任、义务、风险、权益、费用等等诸多方面,而事实上,因为参与活动的人员素质(灵与肉)、能力(德智体美劳)、认知(自然、社会)等等多有不同,这些个AA,几乎是不可实现的。但有意思的是,如同其他的泊来品一样,AA这个国外的宝贝东东,到了国内,就逐渐变了味道,我们通常、常常、常常常只看到了费用的AA,而忽略了它内在的精神实质和理念。于是,我们谈论活动AA,动辄就一锤砸到费用上,一批又一批的新人被这杆大旗感召着来到户外,一批又一批的旧人看到此旗非彼旗而离开、一批又一批的领队跌倒在这杆大旗下!
我还是想说,难得有真正意义的AA的,很多的时候,我们都在无偿A着别人提供的服务和技能!而我们自己,更应该扪心自问,我们拿什么来A给别人???
于是,很多曾经A过的老驴老领队不A了,他们商业了,他们不绿了,他们黑了,他们饮弹了,他们离开了。。
可终究,还是有那么些人,是看重AA的精神的,他们顽强地高举着AA的旗帜,正是他们,这样一批值得敬仰的驴,才令户外的旗帜高高飘扬,飘得纯粹,飘得精彩。这样的人,绝对是值得敬仰的,是可歌可泣的。
那么,那批非AA的呢???
我以为,在非AA领队里面,有些是很值得尊重的。在户外,队员远比领队多,不晓得组织活动的细节的远比谙熟活动的人多,如果谁一味排斥非AA领队,那么,尽可以实际地或是虚拟地组织下活动,体验一下一个活动从计划到成行,一个几十人的活动从招集到解散,要经历怎样的过程。如果他有了真切的感受,我想不难理解,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领队、那么多团队,走到了非AA那边!谁能那么频繁地、坚持不懈地、雷锋式的、白求恩式的、张思德式的组织一个又一个的活动、折腾自己、专门利人地为驴民服务呢??特别是,那些较长距离的、跨出京门的、跨越N山N水的!特别是,在这个良莠不齐、鱼龙混杂、一味严以律人、宽以待己的乱世!
我相信,非AA的活动,是大势所趋,做到极致,其实就是旅行社或是靠挂旅行社(或是各种户外俱乐部)了。我也相信,很多人是认可非AA活动的。那么问题在哪呢???我听到很多人说,理解领队的辛苦,赚点就得了。那么,赚多少算是“得了”呢??这个度怎么把握呢??谁能给个国家标准、地方标准、行业标准?
想一想,不就是一个钱字么?我们自己要赚钱,赚钱是干什么的?我们花钱买吃买穿、我们把钱给交通部、铁道部、航空局、给各种提供给我们商品和服务的场所和人员,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心甘情愿地、平心静气地给引领我们活动的领队呢?没有哪个领队逼着谁谁非要参加活动吧,即便他们用天花乱坠的文字和图片渲染活动,那也是面对有能力对此进行判断的成人啊,如果我们看走了眼,上了当,是不是也有我们自身经验不足的成份?如果某个活动极其失败,那也还有责任判定和赔付问题吧,是让老天爷赔付?是让交通部门修路、堵路而赔付?是让旅馆条件恶劣却随意涨价而赔付?是让领队因无能或胡作非为而赔付?是让队员因迟到耽误行程而赔付?。。。。这该赔付多少???
于是,我们就涉及到了一个深层的东西,如何来规范这样的一个领域(其实是市场),如何支付活动的费用,该支付多少、该赔付多少。
二、户外的法则
依然还是“我以为”,我以为,现在是户外的“战国时代”,表面上轰轰烈烈,其实是危机四伏的。在根源上,是法律和规则的缺失、国家某些权力部门的集体不作为!我们目前的户外、户外的赢利模式,个人以为是游走在合法与非法的边缘的,或者说,是游走在悬崖边上的!那么多的旅行社只选择规范的景区,而避开原始的户外--这块诱人的大蛋糕,其实是规避这样的风险的!
什么风险?法律!国家的利器,不是保护伞,便是砍头的剑!
但谈及法律,谈何容易!如果我们想像一下,如今热火朝天的户外,要牵扯到多少部门、多少环节,工商、税务、旅游、交通、出租车公司、财政、新闻出版、保险、专业协会、110、120等等等等(据统计涉及20多个部委,110多个产业),其实,面对蓬勃发展的户外,国家相关部门是有不作为之嫌的!户外是泊来品,我不清楚外国是如何规范户外的,外山之石是否可用来攻我山之玉,但有一点咱应该是司空见惯的:国人素来重视面子工程、学习国外往往是表面化、甚至庸俗化,最多是技术化,很少内在化、文化化,我们常谈的国外的户外,谈论最多的是户外产品的品牌!而人家商家的经营理念、户外作为一项运动、一种生活方式的理念,是少有涉及的。
于是,我们的户外,他山之石不借,己山之石乱采,于是,才有了目前这样的“乱国时代”,于是才频发各种各样的户外事件!
国家不管,法律不管,于是,悄悄的,我们有了户外的潜规则。
这究竟是怎样的潜规则呢?怕是难得在明处见到红通通的大字。反正,我自己渐渐晓得了,户外的活动起码是有两类的:一类是费用AA的,一类是付费的。前者,大家理论上是平等的,大家都努力发挥着自己的长处,共同完成一次愉快的活动;而后者,发布了贴子,等同签订了协议,领队是包办几乎所有的环节的,队员只需跟着团走,没有义务付出什么的,活动的效果几乎全部取决于领队的能力和组织,因为,队员是要支付费用的。 于是,问题出来了,这种收费的合法性、合理性!这种活动的效果与收费的对等性(其实类似商品的性价比)。
我不确知,网络发贴的法律效力有多大,也不确知这种收费形式的合法性、也不确知通过怎样的细节才合法,如果我还想让人这么带着玩,我只能默认,潜规则下去,虽然还有更可怕的不确知:这样的活动有着怎样的风险,有着怎样的不可预知性。但,如果我不想自己独闯、如果我特别想去某个自己不容易到达的地方、如果我特别喜欢和某些人、某个队同去,那么,我只能默默的潜着去了、冒着险去了,因为我懒了,我懒得自己规划行程、懒得自己联络交通和食宿,我更看重把更多的精力,花在我喜欢的各种爱好上。
那么领队呢???国家的“法”难管,自己心里的“理”总该是有的吧?如果是非AA的,那么,其实是很可以比照旅行社的,旅行社有专业的导游服务、有成熟的线路和交通食宿的保障,这是人家的收费基础,那么领队有么?很多是没有的!至少是没有那么有保证!我知道有些负责的领队是要提前探路、熟悉路线和景区的,我也跟过一些自己不怎么玩而是前后为队员奔忙的领队,但很可惜,这样的还不够,更多的是相反!全然忽略了活动的细节和效果!这也是诸多纠纷产生的根源!看看风版上那么多纠纷,少有例外。
于是,麻烦来了,产生了纠纷,怎么评价和判定?
通常大家会想到110,想到法庭,但这种活动是潜规则的,是游离于法律边缘的,等到出事要国家管,怎么管?如果活动之前默认了潜规则,活动之后再寻求国家明规则的保护,一是自我矛盾、有背常理、甚至有背良知,二是操作层面,难上加难!
个人以为,潜规则下的活动,是用“理”而不适合用“法”的,因为之前谁都应该清楚,非AA的活动,是走钢丝的,是有风险的,大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共同逃避某些监控的(其实是目前没有监控)、指望降低出行费用的,因为是潜的东西,是很难在明处说清楚的,这里更适合契约和信用的原则,从某些角度说,网站和领队是主动的、有先发优势的,但作为队员,也并不是被动的,如果愿意,是可以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查证和判断费用的合理、行程的艰辛程度、驴行或旅行的预期效果的,如果觉得不合适,是有充分的自主权和选择权的(而不是报名时趋之若婺,活动中叫苦不迭)。一旦正式报了名,就如同认可那份协议,在内心就该有一份约束。通常在报名贴中是有各类费用的公示的,而一旦认为活动的过程不理想,是不应该用实际的实地打听的“费用”(通常是食宿门票)与贴子比对的,与贴子比对的,应该是活动的过程和效果,就如同商品的功能,而不是商品的价格,因为商品的价格是最初协商好的。乃至最后谈到费用的补偿,是应该针对活动的效果,而不是因为公示的活动费用比实际花费的高!这点,是我和同行驴友争论的焦点所在。但活动的效果的评价,着实是个不好操作的事情,我所体验到的是:领队动用了两个专业的导游和一个地接(跨地域的向导),这是我在户外活动中第一次遇到,尤其第一个导游,据说是个专接外团的,他的见闻、风趣让行程充满了乐趣。至于行程中、食宿上不满意的地方,也还是应该、是可以分清具体是哪方面的原因,这都是可以探讨的,绝不该是用提前预订的食宿和门票的费用来与实际的费用对比的,不能因为心理失衡动辄挥舞AA的大棒或是要什么什么证件的。因为我们是潜规则,是共同潜的,如果我们曾经用过假的学生证、曾经斤斤乐道于某个景区逃票、曾经攀爬过野长城、曾经潜入封山期的山林中用火、曾经留下的不只是脚印、带走的不只是照片。。。。。。我们还会觉得自己有多么圣洁么?我们在户内和户外,都有可能有意无意地违了法,同样,面对目前户外这种非AA的模式,我们该怎么做?我们还能怎么做?
我目前坚持认为,潜规则下的活动,是更适合用契约和信用的原则的。我们只该用贴子上的约定与实际的效果比。而价钱问题,在约定之后、与之相关的活动细节没有变化时,就不该涉及了。该涉及的是活动的履行程度和效果。
打个比方,如同在街头买小商小贩的食品杂货、瓜果蔬菜、煎饼油条,我们明明知道他们是无照经营的、是偷税漏税的、是要被“城管”的,而我们仍去买,这实际上是在道德层面认同了这种买卖关系,假如你走到旁边的摊位,或是到了正规的商场发现后者的货色更好,价格更公道,再返回去找后帐、或是拉着城管去抓人,这算什么??
再打个比方,假如哪一天户外规范、和谐了、有法可依、有章可循了,也无非是如同转到了股票或期货市场,最终可能有说理的地方,但其中的过程,面对户外复杂的地理人文,面对隔着肚皮的一颗颗心,孰能料??即便最后能赢得了纠纷、赢得了官司、赢得了权益,但之前对活动的预期恐怕是灰飞烟灭了,我们所付出和失去的,岂是争取回来的几张不团结的“大团结”所能弥补的?!
三、户外的准入
上面提及户外的法则,貌似目前是难有针对性的法则的(除了个别的协会或俱乐部如登山协会有章程),这也不奇怪,户外虽然有了十多年的历史,但从最初的运动性质的户外,到目前以休闲性质为主,里里外外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了,如今,似乎成了有钱有闲一族的“时尚”了。人们动辄千万元的烧装备,千万里的到处奔跑,但是,户外最初的理念是速干了去的。
于是,我们可以放眼看看,究竟是些什么人喜欢户外?我们自己是些什么人?我们为什么来到户外?我们为什么喜欢乃至痴迷户外?
。。。。。。
写至此,我头晕得厉害,不想再自问自答了。
我突然想到了我们刚刚60大寿的咱们的共和国,想到有着几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度。我们的国家,经历了那么多磨难,那么多风风雨雨,好不容易走到了今天,但放眼看看我们的里里外外吧:国计民生,金融危机、政治风波、地区争端、民族矛盾、自然灾害、基本建设、N5计划、就业、升学、医疗、股市、楼市等等等等,有多少关乎国家存亡的大事要关注,有多少关乎百姓苍生的细情要解决?
户外是什么?它涉及到多少人?它涉及的都是什么人?它对国家财政收入(交通、旅游、食宿)有多大贡献?它对社会究竟有多大影响?
头又晕了,但我不晕的是:假如到了那么一天,户外发展到了相当了不得的地步或是出了惊天动地事件、民怨沸腾且余波不止的时候,国家是一定要有配套的法律、部门来规范的!我相信,迟早会有那么一天。
到了那一天,一定会有些比较严格的规范的,比如:
1、比如发布活动的网站和论坛:应该有类似活动发布许可证(类似广告许可证)这类东东的,不是什么网都可以发布活动的,这里有个社会责任感和专业水准的问题;
2、比如组织活动的领队和组织:应该有类似营业执照、执业资格(类似驾驶执照)这类东东的,不是什么人都能发动较大团队的活动,特别是非AA的活动的,这里也有个驴的责任感和专业技能的问题;
3、比如参加活动的队员:应该有类似体检证、体能证(类似游泳的深水证、学生的体育达标证)的东东的,不是什么人都能、都适合参加团队形式的户外活动的,特别是有一定强度、驴程的活动,这里有个体能和情志问题。
在这些表面的东东之内,其实还应该有一个更重要的,藏在人心里的,也可以提到操作层面的,良知和信用等级!
但现在,这些个好象都没有,我想,未必是网站、领队、队员不想有,而是。。。。貌似没法有??既没有,如之奈何?
我想,至少有三奈吧:
1、自己当领队,主动把握活动的性质和过程;
2、继续潜,能争取回权益是中彩,否则便是挂彩,愿赌服输。
3、拜拜,不见。
四、()驴无敌
曾经,我也是一头新驴,也曾参加过N多的费用AA的和非AA制的活动,但我总是努力在各种活动中,去淘自己的快乐、同时也努力把这份快乐传达给周边的驴友,一路走来,一直是努力唱着欢歌的,我也理解很多的驴友,不是谁都能轻松豁达地参与、评价活动的,有些活动、有些领队让人有上当受骗的感觉非常正常,本来就是这样一个乱世,我常常是以这样的心态安慰自己的:户外有风险,参与须谨慎,事前擦亮眼,愿赌能服输,中彩偷着乐,挂彩不能哭。
写到这里吧,自己本非文史、非法律、非财会、非经济、非管理、非MBA,非NBA。。。之前就理不太清,现在头更晕了,真的希望有更多的人帮助把这些理清了(其实这里早就有N多的事件和贴子触及此类问题了)。
最后,用我们在整个行程中看完的那部《丑女无敌》第三季的结尾作个结尾吧:剧终,无敌和丑女们在经历了一个个挫折后,率领众人跳起了自由奔放、欢快热烈的哈哈舞,当时,我想到这跨越七省一万里路的长征,想到湘桂黔三省秀美的山水,想到那依然贫穷、原始的山寨和村民,想到共同度过的8个艰辛的日夜,想到即将结束的这段还算丰富、顺利的旅行,想到一个基本按计划执行的活动却也陷入“行程门”和“费用门”,我默默地哭了,眼里不断有咸水涌出。。。。。
为各位真心喜欢户外的朋友们祝福吧!
为愿意用自己的血汗钱买条流汗之路的驴友们祝福!
为一片干净、透明的户外的天空、户外的心空,祈祷!
------此贴最初发表在某网站风版,当即被加精,引发强烈地震,两天半时间,点击逾8千,跟贴过8十,最后被版主“误删”,隧在他处留底。以期对关注、喜爱户外活动驴友们有些许启示。鉴于各方面的顾虑,很多的问题不便明说、细说,难得糊涂吧。
每个人都是从无到有的,每位资深老驴不也是从什么都不懂的新驴过来的么?当你还是个新驴的时候,如果你参加活动领队还要收费,但是出了问题还得自己负责你会怎么想了。说到AA,就像你说的是没有绝对的AA,但是人不能太过较真,非得把一些领队和老驴的经验什么的拿来说事吧。我相信每个队员对领队所做的一切都是看在眼里的,也会记在心里的,在领队照顾我们的同时,队员们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感谢领队。在我的所经历的活动中,每次如果领队体力不支,总是会有队员赶紧卸下领队的包,帮他们背上;在吃饭的时候,总的会有队员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好吃的分给领队;在有人受伤的时候,也是会有队员和一起领队去照顾伤者。你的AA太注重从领队方面考虑了,也太过于较真了,要知道,很多东西是没法去AA,那么我们就只有想法去A我们能AA的。
玩户外,其实大家图的就是开心,玩的就是心情。请不要让这些东西来影响我们的玩户外的心情和这个爱好。
参加户外, 活动中那种团结, 互助和分享, 也是我觉得很珍贵的东西. 商业化后, 这些也会变得淡薄吧. AA还是商业, 每个人想要的东西不一样. 不同需求, 也期望能满足不同需求的形式能同时存在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