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越北京小西藏

穿越北京小西藏

  在户外活动的自发性群体中,逍遥超越队的人气一直很高。该队常以强驴、弱驴两组分头组织活动。我们是新近加入的成员,两个月来,一直在弱驴队参加一些强度较小的徒步登山活动。随着对这项活动兴趣的增加,又开始关注侠肝义胆、真茂、乐儿率领的强驴组的一些活动,觉得他们所到之处,自然景观更为惊险、新奇、刺激。只是强度太大。不敢报名参与。尽管如此,已经喜欢上登山活动的弱驴们,心中也会生长出一些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想法。长假期间,我们突然发现强驴组要进行强度较小、风景诱人的“穿越北京小西藏”活动,我们觉得意外惊喜,立即报了名。想检验一下近期在弱驴队锻炼的成果,也想体验一把险境的风光。开始定的名额是22个,但很快报满,后来因要求参加的人数太多,领队又将名额扩大至50个,也很快用光。我们打心里暗自庆幸报上了名。

10月17日,我们一行50名驴友,在侠肝义胆、真茂、乐儿的率领下,早上7点10分乘大巴车从六桥北里出发,大约经过两个半小时的驰行,到达位于房山区蒲洼乡的“北京小西藏”。该景区座落于北京西南部,海拔在407-1870米之间,山高谷深,地势峻,群山延绵,风景独绝。属于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蒲洼园区,是北京市自然保护区,也是北京最美乡村。谓之小西藏,是相对于西藏景色而言的。西藏拥有世界最高的山峰和世界最深的峡谷,蒲洼拥有北京最高的山峰和北京最深的峡谷;西藏拥有世界最洁净的蓝天和白云,蒲洼拥有北京最洁净的蓝天和白云;西藏拥有最原始的天然植被,蒲洼拥有北京最为原始的天然植被;

本次穿越,还有一点需要提及的是,三名领队一路上对驴友们的热心关照。他们以过人的体能、丰富的经验和满腔的热情,为驴友们提供着各种各样的服务。在大巴车上,真茂提着塑料袋为驴友收集垃西藏拥有神奇的民情风俗,蒲洼拥有北京最为原始、淳朴的民情风俗;西藏拥有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,蒲洼也在“山脊风光”牌楼附近仿建了一座小布达拉宫......因此,景区被命名为《北京小西藏》,名符其实。

北京小西藏紧邻108国道。年平均气温9至10摄氏度,气候冷凉,植被完整,空气清新,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。春季百花争艳,春意盈盈;夏季绿色满地,郁郁葱葱;秋季色彩斑斓,层林尽染;冬季银装素裹,分外妖娆。景区内奇峰怪石、云海松涛、花景亭、林间木屋、山脊步道、陡坡梯田、果木羊群、农家小院,让人目不暇接。据说景区内划分为山脊风光区、森林沐浴区、田园采摘区、农家休闲区和木屋养生区等五大功能区。游人融入期间,如同进入天然氧吧,吸新鲜空气,登山脊景亭,看千峰竞秀,观蓝天白云惬意无比,心旷神贻。向往西藏而害怕高原缺氧的京城驴友们,可以选择来北京小西藏过一把西藏瘾。这里不仅拥有西藏所拥有的高山深谷、蓝天白云,而且拥有西藏欠缺的负氧离子。据监测,景区树林内负氧离子达5000个以上,它具有杀菌、降尘、清洁空气及预防疾病的功效,被称为空气“维生素和生长素”。

今天,我们要穿越的就是山脊风光区。穿越的顺序是先下后上。即先乘车到海拔约1300米的高台上,从高台上沿迂回曲折的小径下行至峡谷深处,从谷底顺山梁往上攀登,爬到山顶上,再沿山脊游览步道返回来时的停车场。

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。以我们今天的体会,下山还是比上山轻松许多。因为下山时是沿较为平缓的民用小路逐级下行的,坡不陡,路也好走,太阳还晒不着。赶路所产生的热气也被凉爽的山风吹散了。上山就不一样了,我们上山不是按原路返回,而是沿着座座相连的山脊梁向上攀登,在没有路的地方踏出一条路来,这路径虽说不上是悬崖绝壁,但确实也是陡峭险峻,而且狭窄、无护栏,驴友们只要攀爬到半途中,再苦再累也得咬紧牙关继续往上攀登,而无法回撤,想半途而废都不行。因为这个时候回撤才真正应验了上山容易下山难那句老话。再说前面有领队开路,后面有长长的队伍尾随,在险陡狭窄的山路上鱼贯而上,让路都让不开。人们只能克服困难向前进。因为路窄坡陡,上方一旦摔下来一个人,可能会砸倒一大溜。因此,人人都要十分小心,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,每往上攀登一步,都要细心观察,特别是抓握植被做牵引时,一定要精选鲜活坚固的,先坐实了再发力向上,如果误抓枯枝,容易折断而失去重心,坠落百丈深谷,后果不堪想象。驴友们看到,在最为险要处,一些体能不支的驴友实在攀爬不动,领队就会安排强驴们在上面拉一把或者在下面往上推一把,帮助把人推上陡坡。恐高者行走在山脊上,领队会及时提醒:注意往前看,不要环顾左右,否则容易晕眩昏厥。实在爬不动时,最好趴在原地休息一会,以便恢复体能。也可以喝一口水补充能量。

翻过了若干座山峰,越过了一处较深的峡谷,再爬上一个树木较为稀少的山顶,我们到达了一个羊圈,穿越羊圈时,我们向一位中年牧羊男子打听这是什么地方?对方回答是东村大队第一生产队。再问主产品种时,对方回答:什么也不生产。原来的住户也都搬走了。是啊,这里地无三尺平,满地乱石堆,除了生长一些杂草杂木外,还能生产什么呢?社员们离弃也是为生存环境所迫,不得已啊。

从羊圈下来,我们很快就走上了山脊游览步道。这应该就是蒲洼乡五大功能区之一的山脊风光区。记得我们下山前,看到过一个用水泥和砖瓦砌成的高大牌楼,那牌楼正中上书“山脊风光”四个力道雄浑的大字。牌楼两侧的水泥柱上写有“走穴洞过山窟徒下木兰峪,看奇石穿云海登上观星台”的对联。所谓山脊风光区,实际上就是依托高低起伏、绵延相连的山脊梁顺着山势修建游览步道,全长约5500米,每600到800米修建一处人休息的凉亭及观景平台,游客可以凭借这个平台远眺山巅、俯瞰云雾深峡。还可选择险境风光拍照留念,亲身体验一把“远眺千山秀、近看我为峰”的滋味和感觉。我们顺着步道爬上了一处峰顶,那儿也建有一座平台,并立有一只巨大公鸡的雕塑,色彩鲜艳,形象逼真,引得许多游人与之合影留念。越过这个平台,再攀上一个更高的平台,也是步道上最高一处平台,平台上立有一座名为《仙人承露》的陶瓷雕象,据说是从秦阿房宫流出的12物件之一,六角形弥座中间竖着一根蟠龙柱,柱顶立着一个镀金古装仙人,底座是双层镀金莲花盘。柱及金人高约5米,座高约1米。该建筑立于峰顶,十分醒目。数公里之外即可望见。据记载,汉武帝刘彻听信方士进言,用金盆接露服药可延寿百年,特建塔接露。这在后人听来会觉得好笑。但古人对长寿的探索和追求精神是值得称道的。当然,真正的长寿之道,除了必须的生活物资外,可能还在于快乐运动。如户外徒步对于延年益寿就很有好处。我们漫步在山脊步道上,看到很多人扶老携幼,挥汗如雨,踏歌而行,喜悦之情难以言表。特别是在《仙人承露》这千余米高峰处,居然还看到一名3岁左右的小女孩!大家用诧异的目光看看这小女孩,又看看她身旁的家长,家长急忙辩白:是她自己爬上来的,她已三岁了,靠大人抱谁也抱不上来的。这更令人惊奇!三岁的小孩竟有这般意志、毅力和体能,将来或可成大器。小女孩的登山表现,给予驴友们巨大的激励,历经四个多小时攀爬所积累的疲劳一扫而光。大家迈着十分轻松愉快的步伐,沿着山脊步道准时回到了登车点。

 在攀爬途中,乐儿争着为驴友背行李;在险峻路口,侠肝义胆为弱驴们及时伸出援手......在返回途中,一名驴友内急,要求临时停车,当时汽车正行驶在高速路上,领队的负责人立即与司机协商择机停车,为这位驴友解困。前面提到,逍遥超越队的活动项目驴友们都踊跃响应,个中原因,相信驴友们参与一次后都会明白:除了选择的线路风景优美、运动强度适中,更重要的是该队的负责人员对每一个驴友的负责精神,在无形中给驴友们健身旅途中增加了快乐和安全感。驴友们始终在快乐中进行健身运动,在快乐中饱览优美风光,在快乐中体验大自然的滋味,甚至在快乐中享受旅游的疲劳与困顿,这等好事何乐而不为?!

快乐人生发表于2016-01-03 15:54  
分享到 
(332次阅读/0个评论/0人赞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