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路湘西之老司城、里耶古城(2016年2月12日)
计划中本来是没有“老司城”的。青旅小哥的强烈推荐,勾起了我无限的好奇,汽车刚好路过,也不妨走一下吧,看看这个统治了八百多年的土司家族。
藏于深山中的老司城并不是很容易到达的,在转车的路口中遇到了土著的老司城司机,听说我要去老司城竟然痛快的10元将我送至老司城(公车是要9元的)。
司机姓向,是现在老司城普遍的姓。向师傅的祖先曾是土司座下的宰相,这么算起来,他们一家也算是官相世家了。老司城,原名叫福石城,曾经是湘西土司王的故都。据说是南楚玛殷接纳彭瑊进入南楚,并让彭瑊担任溪州刺史,彭氏在溪州以恩惠凝聚人心,受到溪州人民的拥戴,而成了溪州之地的世袭土司王。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“王朝”的故都,曾经有过“福石城中锦作窝,土王宫畔水生波,红灯万盏人千叠,一片缠绵摆手歌”的兴盛与传奇,在华夏历史长河中写就了一段绝无仅有的诗章。
湘西多河,芙蓉镇有酉水河,老司城则建在灵溪河畔。向师傅很是热情,将我的打包存于亲戚的客栈,以便我可以轻装上阵,还指引我如何游览。很多人都是先坐船一段,然后徒步半圈,这样可以少走一段往返路线。其实总共也才6公里,作为徒步者自然选择了徒步。向师傅将我带到起点,路上遇到他90多岁的外公,老人家身体很是英朗,性格极好。无论历史的齿轮如何的运转,这里的人们用自己的方式保持着淳朴,一代又一代。
走过小桥,清澈透底的灵溪河水在脚下欢流;悠悠的青山,绿树成荫。沿着青石子铺成的小路一层层向上攀登,一步步依山而入,时光仿佛也在倒流,亭台楼阁掩映于古树和碧草之间,雕刻着质朴铭文和美丽花纹的残石静默地躺在深山中,有一种倾世的绝美。
一路上都是山色水声,呼吸着新鲜的空气,往日的“五溪之巨镇,万里之边城”的盛世已经不复存在,留下的只是一片空荡荡的空地,正所谓“千古江山,舞榭歌台,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” 历史在三百年前夺走了土司王的洋洋自得,空余这灵溪河边寂静的山寨欲说还休。
6公里轻松走过,最后终于到达了“城内三千户,城外八百家”的遗址。因为历史久远的原因,这里都被围住了,不允许人随便进入参观。尽管如此,这个宏达的场面,还是让我如同越过千年历史的烟云,步入五代后梁开平四年(公元910年),穿过时光的重重帏幕,老司城的内罗城、外罗城、纵横交错的八街十巷,街上行人如织,市店生意兴隆,一片繁荣昌盛、欣欣向荣之景象。
“蛮不出洞,汉不入境” 闭关自守、或是“割据千秋意如何,雄图偏距仗岩阿。天环五岭开关塞,地束重滩助甲戈”的 偏安一隅,这个从明朝五代就延续起的彭氏世袭政权,有过抗击倭寇的历史功绩、也有过对土民残酷的压迫——“只准家政骑马、不许百姓盖瓦”和“土民不堪其命”的疯狂世族仇杀。别具历史沧桑和文化厚重之美的老司城,下次来时我会去拜访《 永顺老司城》的作者,好好听一听关于老司城神秘古老的历史。
到达里耶古镇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。同老司城一样,这里暂时还是免费参观的状态;虽然政府都有所投入,也有心开发,不过都因为交通及各种原因,这两个地方的发展远没有凤凰古城出名。
信了天气预报说今日连雨,于是在芙蓉镇时叫了快递将帐篷邮寄回北京。谁想今天下午却出了阳光。走过繁华的商业街,相邻的另外一条街就是里耶古镇了。落日的余晖淡淡地从薄云中流出来,光线穿过房顶的青瓦逢间,照射在小巷的青石板上,这里没有其他古镇的商业,仿佛它从来就没有经历过现代商业的惊扰,又安静的不敢相信隔壁的街道就是繁华喧闹的商业街道。
走进古镇中,选择了一家不起眼却安静无比的客栈住下,趁还有光,慢慢的闲散于古镇中。里耶古镇位于湖南龙山县南部,是酉水河上的一个边陲重镇,湘、鄂、渝、黔四省市在此交界,历史上为中原通往西南的重要通道,被称为“楚蜀通津”。“里耶”是土家语,即开垦、耕耘土地之意。
里耶因得水运之利,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很繁华,曾有“小南京”之称。近年来,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,里耶的经济贸易较为滞后,也正由于此,使里耶保存了较为本色的建筑原貌和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。
里耶古镇比老司城的历史更加的久远和厚重。2002年,在里耶出土了36000余枚秦代简牍,震惊了考古界,被称为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,秦代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。随着秦简被考古专家们一页页翻译,一段段秦朝历史将会被重写,一个个千古之谜将会被解开……
夜幕降临,古镇外的商业街上,灯火通明,现代文明的街道与安静幽黑的小镇街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明天我将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里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