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随笔:《宅家做饭》
2020年开年之时,正和女儿在北国江城哈尔滨旅行。除夕之夜,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那个美丽而寒冷的夜晚,我曾为面临经济困难的祖国在新的一年里平安而祈祷。万万没想到的是,一股起于南国江城武汉的潜流已经开始蔓延。元月10号回到北京,当天从新闻里已经知道武汉新型肺炎的消息。但那消息是裹在伊朗将军斩首、乌克兰飞机坠落、新疆禽流感等一堆事件中配送而来,当时只觉的城门外乱纷纷却不知其中一件正暗藏杀机日益逼近身边。15日到21日有看望大舅、发小聚会和插队朋友聚会等几件事,其时武汉肺炎的事已经一天天放大了起来。记得21号见插队朋友时已经在心里对自己说:也许可以不去?不过好在那次聚会只是我们两个没去过武汉的人而已。及至23号,事情已近失控,当局不得不宣布对偌大的武汉实行封城。然后就是春节至今,全国已是一片肃然。
和全国人民一样困守自家孤城,一边关注着武汉在受苦爱莫能助,一边小心翼翼努力守住自身不被感染。不想宅家多日竟有收获:忧国忧民体重下降,潜心做菜厨艺大长。于是间歇式踌躇满志,觉得以后若有机会应厨,可以好好和老板谈谈工资方面的事情了。其实此生一直喜欢简单生活,对于烹饪并没有什么心得。只是我们这个民族实在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民族,先民们一路走来,尽管经历无数苦难却也创造了浩如星海般的美食。在这样的民族中耳濡目染几十年,相信每个人都能说出几种美食和做出几样好菜。尤其是这段时间又有这么多的空闲,上街吃饭又有那么大的风险,以及这种情况不知要耗到神马时候只有吃好了饭才能坚持到那天。
首先是重拾旧艺。几十年来社会生活飞速变化,蒸馒头、烙饼和包饺子这种家庭式的劳动早已为社会化生产所取代。这次由于疫情宅家,几十年前的生活经验又一一浮上心头,技痒难耐并试之不爽,品种计有饺子、春饼、馒头和花卷。其中的发面不再用面肥而由女儿改用酵母操作。其次是创新。曾经在地安门茶花妹子餐厅吃过那里的包烧菌,注意到厨师把杏鲍菇切的很薄吃起来很有味道。现在家里有好几种菌为什么不自己试一试?说干就干。把杏鲍菇切成一指长宽和1毫米左右厚的薄片,锅里放葱姜蒜出香后倒入杏鲍菇片、茶树菇、香菇片和平菇及辣椒,加味精调料味精糖生抽翻炒,最后勾芡出锅。味道不错,开始间歇。想想茶花妹子那道菜要三十四元而自己只花了十几元,愈发间歇。
好了,国难当头不说吃了。武汉人民正在受难,我们有责任照顾好自己和家人不让事态蔓延,这也算是说吃的一点积极意义。这次事态乐观的估计是到四月结束,悲观的结果不敢想。由于疫期做饭是批量采购,所以需要经常检查冰箱把放不住的先吃掉。采购前期冰箱较满有些角落不易看到,一旦冒险进超市买来的东西出现了浪费非常可惜,这是最近的一点经验。20200216
- · 生活随笔:年夜饭
- · 生活随笔:春雨
- · 生活随笔《超市见闻》
- · 生活随笔:农人
- · 生活随笔:雨
- · 生活随笔:临夏、进藏
- · 生活随笔:体重、游记和土耳其
- · 生活随笔:买书
- · 生活随笔:春卷、热水器及其他
- · 生活随笔:夏天的脚步
- · 生活随笔:小区秋意
- · 生活随笔:空调和排水管
- · 生活随笔:干炒牛河
- · 生活随笔:体重
- · 生活随笔:夜行记
- · 生活随笔:换暖气、空调及过敏
- · 生活随笔《逛京城》
- · 生活随笔:《利群烤鸭店》
- · 生活随笔:《和小娃娃在八达岭》
- · 生活随笔:《我家的用电》
- · 生活随笔:《烤箱、手电及“昭君”》
- · 生活随笔:《禄米仓见闻》
- · 生活随笔:从今天起
- · 生活随笔:《庚子》
- · 生活随笔:《除夕来电》
- · 生活随笔:《年夜饭》
- · 生活随笔:今日见闻
- · 生活随笔:《宅家日记》20200214
- · 生活随笔:宅家日记 春雨
- · 生活随笔:《宅家日记》03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