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—记十三陵连穿(2008年4月)
这一周,似乎格外漫长。也许是经过了清明假期,比起平时的周一更加智障(抄袭VC语录);也许因为失眠有些加重,清醒的时间更长。
于是,问先生周末会安排哪条路线。
十三陵,这一次是有劲带队,走完十三个陵,如有余力,可再走十三陵水库回去。
已经随先生走过两次十三陵,每次从水库走到德陵,一路走到昭陵结束,总没能去思陵看看,这一次,正好了了这一点遗憾。
那天,飘着细雨。
其实,是想念先生了。
领队
第一次跟有劲的队,之前除却知道他是版主,家里刚添了一位千金,也就不甚了解了。在帖子里,他要求队员准备作业,一个人介绍一个陵,倒是有心。
想了想,对于帝王将相总不大感冒,倒是那些深宫里的红颜一直是我关注的历史八卦。于是在帖子里备注:说说几个陵有故事的皇后。好在,领队不跟我计较,还是批准了我跟队。
集合点一见有劲,倒是我想象中的样子。绿野的领队各有其鲜明的个性与特质,有劲给我的感觉是,有了他带队,一路上就充满着阳光、率真的气息。
问他闺女多大了,一伸手,今天正好五个月。今天真是个好日子。
30多个人的队伍,前后拉的长。有劲倒是一直在后面收着后队,晚上走到水库的时候,看他已经很累了。其实,这样的线路,如果按他自己的速度走,应该是不会累的。
有劲是个好领队。
期待下次能欣赏一下传说中他亲手做的那根炭纤维的登山杖。
思陵
其实不是帝陵,是田贵妃的陵墓。亡国之君,自然不会有他的陵墓,掩埋于此,后世称思陵。
埋在哪里,又真的那么重要吗?无非,都是一个馒头。
他是一个勤政的皇帝,只是,天道,不可逆。
他的死,有尊严。
周皇后在领旨自缢前,躺在地上,让宫女把她的衣裙缝起来。
我侍奉陛下18年,倘或您早听一句劝,何至有今日。
那一刻,不知道她是不是想起,18年前,他们这两个懵懂的孩子,那初次的相见。
人生若只如初见,你只是信王,我们无须承受这样许多,那些日子,多么快乐。
为什么要生在帝王家?
长平公主来不及明白,醒来的时候,国破,家亡。
生无可恋,这个孩子,比她的父母兄弟,更加无助、绝望。
帝女花之于粤剧,恰如锁麟囊、霸王别姬之于京剧。多少年,多少人,还在唱:
落花满天蔽月光,借一杯附荐凤台上。
帝女花带泪上香,愿丧生回谢爹娘。
VC说,看那碑上的小狮子,眼睛里都是哀思。
裕陵
陵主英宗,对他并无甚好感。这个陵却是十三陵里最喜欢的,那风化残破的铭楼,先生说,每次走到这里,一股浓浓的历史感扑面而来,难以名状的感动。
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。
他与钱皇后,却真是患难夫妻,不离不弃。钱皇后为赎他回来,做女红赚钱;常年跪在佛前祷告,腿,瘸了一条。
不管你是不是皇帝,我只知道,你是我的夫君,是我一生一世的良人。
我不能去前方救你,只有在这里,等你回来。我会一直等下去。
英宗临终前废除了明朝自开国以来嫔妃殉葬的制度,且特特叮嘱,要善待钱皇后。帝后感情至深,可见一斑。
德陵
最后一座陵。
二百多年,不算短了。可是,这十三座陵,我们一天也就走完了。
在我们这个苦难的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里,这一个王朝,其实,也就是这么短短的一瞬。
夕阳
走在水库边,已是夕阳西下。
湖光,山色。
看着斜阳铺在水面的波光,想起志摩的诗。
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,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。
再回身去看,落日已经下山了。
远处,传来丁香的气息。那是我喜欢的花,喜欢的味道。
先生
其实,也只和先生走过四次,一次古道,三次十三陵。
与先生同行,却已成为一份惦念。
每一次,心灵好像被温润的抚过,那份熨贴,让我的心沉静。
后记
今天醒来,很好的太阳。
本来以为腿会有点疼,据说昨天走了30公里,可是却没有。
又是新的一周了,虽然周一我们都或多或少会周期性智障(以VC同学为代表的所有上班的人),可是,新的开始,总是给人希望。
窗外,已是春深似海。
走十三陵,在历史面前,就低声了,不敢轻佻
思陵尤其
短句,很唯美~~
思陵许久未去了……
曾经有幸拜读过蒙兄的诗集
有缘同行
曾经有幸拜读过蒙兄的诗集
在一直走先生那里读到的
呵呵,看这些过去的东西,就像又和那些人重走了一遍
得与有缘人同行
看过路上的风景
足矣
姐姐这篇,已经不知道看过多少回,一直都在收藏夹,今又见....
又一个春来冬去,姐姐,找个机会一起走走吧~~
今年多次错过了先生的十三陵活动,就只有重温一下曾经的感动
走走,或者,给你泡茶喝: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