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ibao
    2011-03-13 22:18zibao

    多民族、大一统,政经融合,民族融合

    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大特点,在长城身上印记尤甚

     

    清代柳条边,有利有弊,弊端是割裂东北和内地经济,使得康乾人口爆炸后我国人为的失去了开发大片可耕地的机会,给抑制阶级矛盾和社会发展矛盾暴增失去了一次大好机会。也给俄国割裂我国领土制造了条件——北部人口少,俄罗斯可以靠驱赶等手段实质性占领。没有向台湾省那样,人口从明清两代多次迁徙后暴增,让日本人吃了也消化不了。如果早几百年闯关东,就好了。

    利,就是让内蒙古和东北部分湿地和一、草原环境得到了保证,没有过早的野蛮开发。

     

    柳条边这个“长城”后续,值得玩味。

     

    其实,清代认为长城始于山海关,也可以理解,因为那时明中央政府对辽东的控制不是向对蒙古那样靠长城,而是靠堡垒群,一个一个小的城镇。因为,辽东一直是明朝开发农耕的地方,而对蒙防御政策下长城以北是尽量不耕作的——怕资敌。辽东的女真一直比较散,没有形成大势力,所以明中央政府对辽东一直有经营——也是通朝鲜的要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