梳枝立寒窗,
笑在百花前。
奈何笑容难为久,
春来反凋残。
残因不堪残,
何须自寻烦 。
花落自有花开日,
蓄芳待来年。
这首卜算子曾经题名为悼艾地,一度传为毛为在1965年九·三0事件中去世的印度尼西亚共产党艾地所作,后官方媒体称是托伪之作。
词意本身还是不错的。首先以春天凋残的花寄托了对友人逝去的情感,随后点出凋残的原因为“不堪残”,并让人看到“花落自有花开日”的前景从而给人以希望和力量。
今日中国经济发展、国力强盛,但也伴随官场丑闻不断、社会戾气上升的负面情况,也是一种不堪。靠道德说教?毛当年以他的威望和权力祭起伦理主义的大旗(斗私批修)都未能成功,已经给了我们一种经验。恐怕还是要走世界各民族走的历史主义的道路,通过利益博弈走向民主法治。靠全盘西化?笑话。首先是哪个西?英国的?法国的?还是美国的?其次,全盘西化在中国是个伪命题,以中国的国情你倒是想,当然是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。 2014·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