崖山之战是古典中国的终结,在此之前,虽有外族入侵,可南渡,保半壁江山,从没有彻底忘于外族。
老师教授历史课程也很不容易,我上中学的时候,学的历史教科学可以简单归纳为"战鼓与军号"的历史,得出的结论就是:胜者王侯败者贼”,刘邦和朱元璋这类出生农民的帝王被放大来歌颂(刘邦,朱元璋是典型的流氓,由于读书少被束缚的也少,能成大事也是原因之一)。
文化史,科技史,思想史等等篇幅很小,所幸得是家中有一套没有被收缴走的线装本"纲鉴易知录"帮助了我,学了古人讲述的中国历史,当然有很多不懂得地方,就去查阅"渊鉴类函".对我帮助很大.
中国历史的内容很丰富,在现在社会如何来解读,就是大问题.例如文化名人任继愈先生解放后与老师熊十力先生绝交(人品问题在这里不论述)后,用马克思思想观点来研究佛教,就很荒唐.其研究成就远不如吕徵先生(欧阳竟无的弟子,任的老师熊十力先生也是欧阳竟无的弟子,后因观点不同,被逐出师门).后来的批孔,儒法斗争,歌颂的那些法家人物大多是些"狮子加狐狸"性格式的人物,批宋江投降派,含沙射影,这些都是距今不远的那个年代所发生的真实故事,也是那个年代人性扭曲的真实写照.
评论研究“太平天国”和“义和团”这些典型的邪教运动,更是错误连篇,结果是人民不能真确辨别邪教,才有后来的“XX功”出现时,没有及时识破。
殷鉴不远,足以警示后人。
因言获罪,更不足取。看看历史如何评价焚书坑儒,文字狱这些历史事件,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悲剧,更不能再重演!!!
有时间那些批袁的人应该看看毛选第五卷中有一篇“批判梁漱溟的反动思想”,看看伟人是怎么对待不同看法的人。我在一次活动中曾见到过这位老人,小小的身材,怎么会有那么大的能量,在批孔运动中在政协面对逼迫能说出“三军可夺帅,匹夫不可夺其志。
我看了关于袁的一些视频资料,读了网上的一些关于他的一些资料,虽然对他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也不认同,但是我觉得他还是对得起知识分子这四个字的,因为你光有这个“知”,无非是个录音机(能重复准了也不易)。吃别人的剩东西,毕竟没有什么用。关键是这个“识”我们现在绝大部分的知识分子,是不具备这个“识”这与中国人的性格有关,简而言之,就是一浮躁,二是好投机,三是喜取巧,四是私字当头。何以具备这个“识”呢,质而言之,就八个字“真情实感,真识灼见”。我敢说,没有真情实感的人,是不会有真识灼见的。古往今来,都是如此。
袁老师是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后,得出的结论.。说明他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.
毛去世了,一个时代结束了。中国再也看不到这种“君师合一”的神人,我们开始能走自己路,这种个人崇拜,也会在人们对有关那个年代的不断解密的资料,有新的认识。